产品展示
PRODUCT DISPLAY
技术支持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 PCR扩增出现非特异性条带情况解读
PCR扩增出现非特异性条带情况解读
  • 发布日期:2025-03-31      浏览次数:77
    • 实验方法原理:

      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4℃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做准备;

      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 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

      典型的PCR包括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三个步骤,通过将这一套过程不断循环,使DNA得以成百万倍的扩增。

      PCR扩增后出现的条带与预计的大小不一致,或大或小,或者同时出现特异性扩增带与非特异性扩增带。非特异性条带的出现,其原因:

      一是引物与靶序列不全互补、或引物聚合形成二聚体。

      二是Mg2+离子浓度过高、退火温度过低,及PCR循环次数过多有关。其次是酶的质和量,往往一些来源的酶易出现非特异条带而另一来源的酶则不出现,酶量过多有时也会出现非特异性扩增。

      其对策有:

      ①必要时重新设计引物。

      ②减低酶量或调换另一来源的酶。

      ③降低引物量,适当增加模板量,减少循环次数。

      ④适当提高退火温度或采用二温度点法(93℃变性,65℃左右退火与延伸)。

      出现片状拖带或涂抹带:

      PCR扩增有时出现涂抹带或片状带或地毯样带。其原因往往由于酶量过多或酶的质量差,dNTP浓度过高,Mg2+浓度过高,退火温度过低,循环次数过多引起。

      其对策有:

      ①减少酶量,或调换另一来源的酶。

      ②减少dNTP的浓度。

      ③适当降低Mg2+浓度。

      ④增加模板量,减少循环次数。


    联系方式
    • 电话

      021-57763112

    • 传真

      86-021-57690166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