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PRODUCT DISPLAY
技术支持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 ELISA基本原理
ELISA基本原理
  • 发布日期:2021-09-15      浏览次数:881
    • 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

      971年Engvall和Perlmann发表了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IgG定量测定的文章,使得1966年开始用于抗原定位的酶标抗体技术发展成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的测定方法。

      试剂盒原理图.png

      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

      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

      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刊物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频率很高,故可地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联系方式
    • 电话

      021-57763112

    • 传真

      86-021-57690166

    在线客服